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定於202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上海舉辦。該論壇是以諾貝爾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圖靈獎等頂尖科學獎項得主為主體的國際科學論壇,已成為亞洲最負盛名的科學會議,是世界上最大的獲獎者科學聚會。
2020年論壇特邀近150位諾貝爾∑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圖靈獎、菲爾茲獎、麥克阿瑟天才獎、蓋爾德納獎、科學突破獎、京都獎、世界糧食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出席(其中諾貝爾獎得主61位),覆蓋25個國家和地區、100余座城市、11個時區,與30多位國內兩院院士、200余位世界優△秀青年※科學家、科研工作者進行交流。論壇安排開幕式與主旨演講、世界頂尖科學家座談會、莫比烏←斯論壇、共同家園峰會、科學態度大師講堂、青年科學家論壇、科學前沿與顛覆性技術論壇、實驗室論壇、校長論壇、經濟峰會等多場主題活動,集中舉行或播放130余場頂尖科●學家個人演講,70余場物理、化學、生物、醫學、信息、數學等基礎科學峰會,和人工智能、轉化醫學、精準治療、新材料、新能源等應用技術峰會。
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流行,本屆論壇部分峰會改為線上模式,並對全球學者開放。希望在這個艱難的時刻,集@結科學權威、團結全球科學力量,發出理性聲音,為海內外學者貢獻一場學術盛宴。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由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發起,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大发平台作為聯合承辦單位之一,承辦物理相關的6個分會場,具體信息如下,歡迎各位線上註冊,免費參會。
論壇介紹

世界頂尖科學家系列◇主題峰會之量子☆系列峰會1
秘境之鑰——世界頂尖科Ψ 學家量子物質峰會I
峰會概述:
量子通信具有很多特點,其中與傳統的通信方式相較,量子通信最大的優勢就是絕對安全和高效率性。首先傳統通信方式在安全性方面就有很多缺陷,量子通信會將信息進行加密傳輸,在這個過程中密鑰不◥是一定的,充滿隨機性,即使被相關人員截獲,也不容易獲取真※實信息,另外量子通信還有較強的抗幹擾能力、很好的隱蔽性能、較低的噪音比需要以及廣泛應用的可能性。本峰會聚集了量子通信領域的頂尖科學家權威,圍繞量子秘鑰傳輸、量子加密系統、量子通訊衛星等內容,共同探討通過↘衛星網絡進行量子秘鑰傳輸的方法和可能性。
參加人員:
①塞爾日·阿羅什 2012年諾貝爾物理々學獎得主
②沃爾夫岡·克特勒 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③伊格納西々奧·西拉克 2013年沃爾夫物理學獎得主
④邁克爾·貝裏 1998年沃爾夫物理學獎得主
⑤潘建偉 中國科≡學院院士
活動安排:
?主題演講(15分鐘/人,共60分鐘)
?圓桌討論(30分鐘)
主持人:潘建偉
播出時間:2020年10月30日19:00-20:30

附:世界頂尖科》學家系列主題峰會之量子☆系列峰會2
量子照進現實 —— 世界頂尖科學家量子物質峰會Ⅱ
峰會概述:
在量子力①學裏,當幾個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後,由於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則稱這現象為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是一種純粹發生於量子系統的現象;在經典力學裏▃▃,找不到類似的現象。就是隨著量子力學的深入了解,新的材料將給我們帶來新的可能性,並在這樣一個基礎上產生新的技術。本峰會圍繞量子材料、量子糾纏等內容,從量子糾纏機理出發,尋找新型的量子材ξ料,展開相關課題的基礎與前沿研究,意圖獲取尋找新一代量子材料的路徑。
參加人員:
①弗蘭克·維爾澤克 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②鄧肯·霍爾丹 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③約翰·克勞澤 2010年沃爾夫物理學獎得主
④俞大鵬 中國科≡學院院士
活動安排:
?主題演講(15分鐘/人,共60分鐘)
?圓桌討論(30分鐘)
主持人:俞大鵬
播出時間:2020年10月31日11:00-12:30

世界⌒ 頂尖科學家系列主題峰會之天文物理系列峰會2
物質最深處 —— 世界頂尖科學家物理前沿峰會
峰會概述:
粒子物理是研究比原子核更深層次的微觀世界中物ζ 質的結構、性質,和在很高能量下這些物質相互轉化及其產生原因和規律的物理學分支。本峰會邀請粒子物理的頂尖科學家權威,圍繞基本粒子的發現,基本粒子間的弱相互作用與電磁相互作用的發現和粒子物理學中誇克模型的發展以及粒子物理最新進展和研究『趨勢等內容,更好地理解標準模型理論和其實驗結果,打造粒子物理界最高規格的科學領袖對話。
參加人員:
①謝爾頓·李·格拉肖 1979年諾貝爾物理①學獎得主
②傑羅姆·弗裏德曼 199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③王貽芳 2016年基礎物理科學※突破獎得主
④高原寧 中國科學院院士
活動安排:
?主題演講(15分鐘/人,共45分鐘)
?圓桌討論(30分鐘)
主持人:高原寧
播出時間:2020年10月31日11:00-12:30

青年論壇系列會議10
世界頂尖科學家青年論壇之天文物理會議Ⅱ
參加人員:
頂尖科學家
①弗蘭克·維爾澤克 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②邁克爾·科斯特利茨 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③傑羅姆·弗裏德曼 199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④沃爾夫岡·克特勒 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⑤大衛·斯珀格爾 2018年基礎★物理科學突破獎得主
青年科學家
①Zhiping HE(何誌平)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第二研究室副主任
?目前正主持中國嫦娥五號及火星探測任務中的光譜探測有效載荷〓研發工作
②Xianmin JIN(金賢敏)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光科學與技術研究所長聘教授
?光量子研究
③Kam Tuen LAW(羅錦團)
?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量子材料中心副主任
?專註於理論凝聚態物理、拓撲材料的研究
?目前擔任香港青年科學院主席
④Liang LI(李亮)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
?粒子物理學
⑤Xiaosong MA(馬小松)
?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
?量子信息▅學:基於←光子的量子基礎研究
⑥Michael Niemack(邁克爾·尼馬克)
?美國康奈爾大學天文物理系副教授
?使用宇宙微波背景和亞毫米測量研究宇宙膨脹、暗能量、暗物質、中微子、星系團和星系演化
活動安排:
?5P演講(5分鐘演講+5分鐘提問,共60分鐘)
?集體討論(30分鐘)
主持人:大衛·斯珀格爾(待定)
直播時間:2020年10月31日20:00-21:30

世界頂尖科學家系列主題峰會之天文物理系列峰會5
宇宙之弦 —— 世界頂尖科學家╲大統一理論峰會
峰會概述:
大統一理論,又稱為萬物之理,由於微觀粒子之間僅存在四種相互作用力,萬有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理論上宇宙間所有現象都可以用這四種作用力來解釋。通過進一步研究四種作用力之間聯系與統一,尋找能統一說明四種相互作用力的理論或模型稱為大統一理論。弦理論是物理學中未經證實但最傑出、最具爭議→的理論之一,這是因為它〖很有可能會成為終極的大統一理論。弦論的一個基本觀點是,自然界的基本單元不是電子、光子、中微子和誇克之類的點狀粒子,而是很小的線狀的弦。弦的不同振動和運動就產生出各種不卐同的基本粒子,能量與物質〖是可以轉化的,故弦理論並非證明物質不存在。本峰會聚集了大統一理論和弦理論領域的頂尖科學家權威,圍繞將自然界的『基本粒子和四種相互作用力統一起來的理論和磁單極粒子存在理論等內容,共同探討進展,意圖尋找大統一理論。
參加人員:
①內森·塞伯格 2012年基↑礎物理科學突破獎得主
②尼瑪·阿卡尼-哈米德 2012年基礎物理科學♂突破獎得主
③約翰·亨利·施瓦茨 2014年基礎★物理科學突破獎得主
活動安排:
?主題演講(15分鐘/人,共45分鐘)
?圓桌討論(30分鐘)
主持人:內森·塞伯格(待定)
播出時間:2020年11月1日15:00-16:15

世界頂尖科學家系列主題峰會之天文物理系列峰會6
時空漣漪 —— 世界頂尖科學家引力波峰會
峰會概述:
引力波是加速中的質量在時空中所產生的漣漪,通過波的形式從輻射源向外傳播,這種波以引力輻射的形式傳輸能量。常用的探測器有棒狀探測∏器和激光幹涉儀等,這些探測器的主要運作原理是測量引力波通過時對兩個相隔遙遠位置之間距離的影響。本峰會將圍繞引力波相關的激光幹涉引力波探測器(LIGO)和引力波觀測的重大核心,對該領域下的前沿課題與研究進展等進行探討
參加人員:
①巴裏·巴裏什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②基普·索恩 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③謝普德·多爾曼 2020年基↑礎物理科學突破獎得主
④安德魯·施特羅◤明格 2017年基礎物理科學♂突破獎得主
活動安排:
?主題演講(15分鐘/人,共60分鐘)
?圓桌討論(30分鐘)
主持人:巴裏·巴裏什
播出時間:2020年11月1日17:00-18:30
會議日程
- DAY1 10月29日 星期四
- DAY2 10月30日 星期五
- DAY3 10月31日 星期六
- DAY4 11月1日 星期日
播放時間 | 會議場次 | 科學家嘉賓 | 主持人 |
---|---|---|---|
15:00-16:30 | 世界頂尖科學家全球經濟論壇:疫情下,全球經濟的迷途與變局 | ① 詹姆斯·赫克曼 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② 安格斯·迪頓 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③ 埃裏克·馬斯金 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④ 林毅夫 北京大學教授,國務♂院參事,全國工商聯專職副主席,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 ;⑤ 加裏·瑞舍爾 啟明創投創始主管合夥人 | 勞春燕(CCTV主持人) |